【学习园地】理论学习 | 学习《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》(四)
发布时间:2025-02-21 09:13
●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,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,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,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一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优化金融资源配置,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因素冲击,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。过去五年, 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,物价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,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平均增速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,绿色金融发展全球领先。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。对重大金融风险精准“拆弹”,有力有序处置一批不良中小金融机构、不法金融集团和大型企业风险,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三是鼎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。推动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,精准帮扶贫困户,助力特色产业发展。脱贫攻坚战期间,共发放扶贫贷款九万二千亿元。四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。聚焦民生重点领域,不断开发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,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三倍。五是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。目前,股市、债市规模位居全球第二,外汇储备稳定在三万亿美元以上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,我国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、社会长期稳定,没有发生金融危机,这在全球大国中是唯一的。
《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10月30日)
● 在领导金融工作的实践中,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,借鉴吸收各国金融发展经验,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,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、理论创新、制度创新,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。其基本要义是: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;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;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;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;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;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;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;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。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,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,更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,明确了金融工作怎么看、怎么干,既有世界观,又有方法论,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,应当长期坚持。
《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10月30日)
●国家兴衰,金融有责。从历史经验看,大国崛起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,如果金融搞不好,甚至爆发金融危机,那么经济发展必然受到重挫,现代化进程可能迟滞甚至中断。当今世界,金融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, 金融对强国建设的作用更加凸显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,需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,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;需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;需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,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;需要应对气候变化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所有这些,都需要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。金融系统要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强化使命担当,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。
《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10月30日)
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,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、专业性、战斗力为重要支撑,以全面加强监管、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统筹发展和安全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,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,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。
《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10月30日)
●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,要锚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分阶段持续推进。
《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10月30日)
● 党的二十大明确,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这为优化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和目标。
《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10月30日)
● 金融是“国之大者”,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。
《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(2023年10月30日)
来源 | 《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》